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,赶紧收藏!
01
胎儿期
胎儿期的特点 胎儿的生长发育与孕母的躯体健康、心理卫生、营养状况和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,胎儿期保健主要通过对孕母的保健来实现。 胎儿期保健重点 ①预防遗传性疾病:应大力提倡和普及婚前检查和遗传咨询,禁止近亲结婚,以减少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率。 ②预防感染:孕母应避免与病毒感染患者接触,尽量不去人多空气混浊的公共场。 ③避免接触放射线及其他有害物质,慎重用药,戒烟酒。 ④治疗慢性疾病:患有心肾疾病、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等慢性疾病的孕母,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。 ⑤预防和管理高危妊娠:高危产妇除定期产前检查外,应加强随访,一旦出现异常情况,应及时就诊。 ⑥保证孕母身心健康、提供足够的营养,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,注意劳逸结合,减少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。 02 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的特点 新生儿脱离母体转而独立生存,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其适应能力尚不完善,是生命中最脆弱的时期。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①提高助产技术,防止新生儿窒息、产伤和感染。 ②加强出生时护理,注意保暖,保持呼吸道通畅,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和脐带残端清洁干燥,注射维生素K1。 ③设立新生儿观察室,出生后观察6小时,正常者进入婴儿室,高危儿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。 ④提倡母婴同室,尽早母乳喂养。 ⑤按时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。 ⑥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疾病。 筛查(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苯丙酮尿症)和新生儿家庭访视以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,重视新生儿居家保健,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方法,根据室温选择合适的衣服与尿布,尽量避免过多的外来人员接触。 03 婴儿期 婴儿期的特点 体格生长十分迅速,需要大量各种营养素以满足其生长所需,但是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,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,消化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均较弱。 婴儿期保健重点 ①均衡营养合理膳食:应提倡母乳喂养、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,采用合理的断奶方法。 ②坚持户外活动,进行空气浴、日光浴、被动和主动体操,有利婴儿生长发育。 ③促进运动、语言、认知、情绪的发展:父母应多与婴儿说话,抚摸、拥抱和陪伴婴儿,均有利于情感交流。 ④按时进行预防接种。 ⑤定期健康检查,监测生长发育,做好常见病、多发病、传染病的防治工作。 04 幼儿期 幼儿期的特点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,语言、思维、动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发育较快,但是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尚不足,易发生各种意外伤害。 此期体格生长发育速度较前稍减慢,对营养的需求量仍然相对较高,消化系统功能仍不完善,自身免疫力尚不健全。 幼儿期保健重点 ①保证充足的营养,重视与幼儿的语言交流,有目的、有计划地进行早期教育,促进儿心理行为的发展。 ②合理安排生活,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。 ③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。 ④加强断奶后的营养指导,注意口腔卫生,定期进行预防接种,每3-6个月应进行一次体格检查,以降低幼儿期常见病、多发病、传染病的发病率。 05 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的特点 体格生长处于稳步增长状态,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日益增多,智能发育更加迅速,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。 学龄前期儿童保健重点 ①保证充足营养,注意口腔卫生,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儿童体质。 ②应注意通过户外活动、游戏、讲故事、跳舞、唱歌等培养儿童遵守规则和与人交往的能力。 ③注意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 ④特别要注意防止溺水、外伤、误服药物、食物中毒等意外伤害的发生。 ⑤每年进行1-2次体格检查,开展弱视、斜视、弱听、齲齿、缺铁性贫血等常见病的防治工作。 06 学龄期 学龄期的特点 体格生长速度相对缓慢,除生殖系统外,各系统器官外形已接近成人,智能发育也接近成人,是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时期,可以接受系统的科学文化教育。 学龄期儿童保健重点 ①保证足够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。 ②安排有规律的生活、学习和锻炼,端正坐、立、行姿势。 ③学习交通规则和意外伤害的防范知识。 ④注意防治近视、龋齿、心理和行为问题。 07 青春期 青春期的特点 体格生长再次加速,出现第二次高峰,生殖系统的发育加速,并渐趋成熟。同时,此期儿童求知欲强,是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时期。 青春期保健重点 ①供给充足营养,合理安排生活,加强体育锻炼。 ②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,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。 ③做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,注意正确的性教育,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。 ④加强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。
在线留言方式:
联系我们
- 品牌热线:4000231785
- 联系电话:027-87332405
- QQ:455832081
- 联系邮箱:kf@hlsjy.com
- 联系地址:重庆南岸区

扫一扫关注 慧带娃客服微信